钻孔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1.钻机安装时,由于支撑不好、桩孔地质构造不均匀,钻机部件磨损,接头松动,钻杆弯曲,钻头晃动偏离轴线,扩孔较大,钻头受力不均匀等原因引起钻机整体偏斜或者钻头在钻孔过程中发生偏斜,导致的钻孔偏斜,我们叫做偏斜孔。偏斜孔根据不同成因具体处理措施如下:
(1)因钻机倾斜造成的偏斜孔应先移开钻机,检查钻孔壁情况。钻孔壁稳定的,加固施工地基或加大钻机的支撑面积后,重新安装钻机恢复施工;钻孔壁不稳定并有坍塌危险的,应回填钻孔,待地层静止稳定后重新钻孔。
(2)地质构造不均匀引起的,应采用适当的回填料将钻孔回填至偏孔处0.5m 以上,静止一段时间后恢复施工,待地层沉积稳定后恢复钻孔施工。
2.缩颈
缩颈即实际孔径小于设计孔径。缩颈的主要原因为软土层受地下水影响和周边车辆振动,地层含水量高、骥性大,钻头经过后钻孔壁回缩,钻锤磨损过大,焊补不及时。具体的处理方案为:
(2)采用块、卵石回填,然后用重量较大的冲击钻冲击,挤紧钻孔使孔壁加固。
(3)采用在导正器外侧焊接一定数量的合金叶片进行旋转清理。
3.护简冒水和钻孔漏浆
由于护筒的设计和埋设问题,护筒埋设过浅,护简周围不密实、水位差太大,水头太高,使孔壁渗浆或护筒底形成反穿孔就会引起护筒冒水和钻孔漏浆,具体的处理措施为:
(1)发现护简冒水后,应立即停止钻孔,用粘土在护筒四周填实加固,若护筒已经发生严重下沉或移位时。则应重新安装护筒。
(2)钻孔漏浆不严重时,可使用潜水人工堵塞;如漏水严重,应挖出护筒,重新埋设。
4.塌孔、溶洞或裂隙
由于土质松散、泥浆护壁不好、钢护筒周围未用粘土紧密填封以及护筒内水位较低、钻进速度过快、空钻时间过氐、成孔后待灌时间过长和灌注时间过长,遇到小溶洞或裂缝时,地下水流量大,护壁及钢护筒不起作用等情况时会引起塌孔、溶洞或裂隙。具体的处理措施为:
(1)小溶洞或裂隙造成的孔内泥浆均匀缓慢下降的时候,可采用在泥浆中加适量水泥,增加护壁效果。
(2)大溶洞使孔内泥浆急剧下降的应立即用粘土或碎石回填,之后重新钻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