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凯发官网首页-凯发官网入口首页发展的一个趋势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向全方位、全过程监理发展:包括建设前期的工程咨询,建设实施阶段的招标投标、勘察设计、施工验收、直至建设后期的运转保修在内的各个节点的监督与管理。但是,目前监理业的发展是制度推动型的,不是市场演讲型的。
1、监理定位不准确、监理深度不足
关于监理定位,工程监理人员认为监理应是第三方,有人认为应是建设单位的代表,还有人认为监理应代表政府。其次政府的政策关注和强调质量、安全监理,限制了监理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凯发官网入口首页的业务范围,加之绝大多数的监理单位都不具备建设前期的工程咨询能力,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又属于计划部门管理,诸多原因导致目前的工程监理仅限于工程实施阶段,实际上大多数的现场监理人员干的就是监工。此外给监理加强了太多的附加职能,这些职能超越的路越走越窄,失去了发展的空间。
2、监理责任不到位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压价竞争现象十分普遍,势必影响到监理服务的正常开展。监理企业低价中标后,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设法降低成本,导致员工积极性不高,现场应投入的人员能减则减,缩减项目监理人员,除了总监外使用大量临时外聘监理人员,这样的项目监理小组,其整体素质和监理业务水平当然与投标文件的承诺有相当的差距;同时也不能提供与项目需求相适应的办公、交通和平行检测等条件,投入的检测设备能少则少,现场监理办公费能压则压。其结果是现场人员像走马灯似的变换,平行检验无手段,监理服务不完全到位,监理效果不理想,直接导致监理服务质量下降,严重影响了监理行业的形象。而监理责任的缺失,又使建设单位、承包商等各方越发藐视监理的地位和作用。监理公司不择手段地把业务抓到手,然后临时性拼凑监理队伍,管理水平可想而知。
提高监理自身职业素质已是当务之急,从市场的发展速度来看有的监理单位的水平已经难于同建设方、施工方制衡。从理论上讲,监理是为建设方提供高智能技术服务的。但目前的监理从业人员远未到达高智能的要求。即使是对最基层监理员而言,也要能熟练地读图,正确地识图,对常规的惯用的施工方法、工艺比较精通,一句话,专业上至少能达到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水平。
无数事实说明,尽管监理方不在施工方的选择及资金的控制上起主要作用,但哪怕只要能处理好技术问题,树立起“技术”方面的威信,只要自身有水平、有能力,必然能解决问题;能解决问题则必然会得到各方的认可。而这个认可则是前途、是市场、是效益。能给建设方解决问题是监理的基本要求,就能让施工方服从是对监控的前提条件。只要监理起作用,就能逐渐提高自身价值;建设方也就不会认为请监理是白花钱。即使政府不加干预,也会成为项目建设方的自发需求,实现真正的市场需要。否则,规定的取费标准再高只要不是强制缴纳,仍然无济于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