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伊始,宁夏用水便遭遇4.95亿立方米的“硬缺口”,供水保障工程压力倍增,引黄灌区、工业和城镇用水“争水”矛盾加深,而局部浪费现状还未从根本上扭转。
宁夏水利转型升级开局险阻重重,一场水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挺进。
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四个宁夏”建设大局,以自治区重大项目工作确定涉水工作重点,推进水利从保障农业为主,向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转变。
集水利全业之智,举全业之力,精心谋划了6大类44项重点水利项目,估算各类投资450亿元左右,成为适度扩大总需求的重要潜力。
补短板强民生水利短板,持续改善群众福祉;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水利改革攻坚不断向纵深推进……
引水趋高,机制体制创新实现重要突破
2016年6月28日,中国水权交易所在京挂牌运营,国家级水权交易正式开闸,中宁县与京能集团的代表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签约,将农业节余的219万余立方米黄河水使用权转向工业。这是宁夏水资源管理和资源要素市场建设领域的一项重大变革。
此前,自治区已启动开展中央水流、国家水权确权和水资源双控试点,全面推进以水权、水价、水交易为重点的7大类72项改革。目前,27个市县中24个出台贯彻深化改革保障水安全意见或方案。发改、财政、物价等涉水厅局制定水价补偿机制等12项配套政策。各县区全部出台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12.5万小型水利工程全部建立了工程档案,5.8万处“小农水”重获生机。
自治区出台水资源管理条例、节约用水奖惩办法、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办法,水资源、工程管理地方涉水法规立法进程加快,水利与公安、环保联合执法也在积极推进。
这些针对性强、覆盖面广、指向明确的政策措施,走出了“十三五”水利改革稳健开局的坚实步伐。
共享发展,民生水利增进群众新福祉
过去,每年腊月,窖水不够,同心县马高庄乡白阳洼村100来户村民要顶着寒风,踏上山路,到十几里外的机井拉水。
水利部门实施新建、扩建、配套、改造、联网等措施,对38处农村饮水工程进行改造提升,着力补齐全区249个和白阳洼村一样的贫困销号村脱贫致富最大的短板。到目前,贫困销号村自来水普及率提到85%以上,21.19万村民喝上安全洁净水。
2016年,从长远规划、饮水安全到水生态安全,水利部门主导了多项工程,千方百计补齐补强水利基础设施的短板。
“十三五”宁夏水利扶贫项目全部纳入《“十三五”全国水利扶贫规划》,年度水利扶贫投资达24.64亿元,占全区水利总投资的近40%。全区合力攻坚中部干旱带脱贫攻坚水源工程实现当年立项,7座水库当年全部开工。盐环定扬黄工程更新改造项目开工。全区最大的民生工程——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实现正式通水。列入国家规划的79处抗旱应急水源工程38处在夏旱前建成通水,60万人摆脱”水困“。
按照自治区转型发展的新要求,全区加快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中部干旱带贫困片区西线供水工程、“两带两轴”供水工程等项目前期加快推进,黄河二期防洪工程效益初显,高效节水灌溉发展35万亩。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扶贫开发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建设加快。大兴农田水利建设,改善灌溉面积207.2万亩,治理盐碱地26万亩,现代农业发展的水利基础进一步筑牢。
全区在水生态建设上,宏观生态效益与群众微观经济效益同发力,水土流失治理面积871平方公里。彭阳阳洼流域被选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保护黄河行动中,宁夏新增和保护沿黄湿地7万亩,标准化堤防以内新增绿地28万亩;银川、石嘴山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进行试点建设,争取国家水生态建设资金2.1亿元。艾依河、沙湖和星海湖等河湖水系连通综合整治持续推进。依法关闭工业企业自备井153眼,地下水采补逐步平衡。
拓宽渠道,推动“走出去”和“引进来”
2016年5月,中国(宁夏)国际节水展览会在银川举行,展会上丰富的水利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让银川沃尔森公司推出的一套云灌溉系统“走出去”,被列为中阿转移项目之一。“引进来”的以色列耐特菲姆公司部分先进节水产品实现了本地化生产。
同时,在中国(宁夏)国际水资源高效利用论坛上,宁夏将盐环定扬水工程泵站改造技术及宁东工业供水工程水泵抗磨蚀技术设置成专题研讨会,藉此通过一场“头脑风暴”吸收科学方案。
开启多元融资模式,利用半年时间运作,总投资13亿元的中部干旱带西部供水工程喊叫水片区供水工程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实施。这是宁夏水利采取ppp模式实施水利项目迈出的第一步。
宁夏水务投资集团探索建立项目市场化融资机制,在西吉县、平罗县、海原县推行城乡供水一体化,目前5个市县区、9个工业园区的供水实现了水资源统一调度、高效配置。截至去年12月11日,供水量突破2亿立方米。
宁夏水利转型升级艰难破茧,开局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