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防空警报信号
防空警报是人民防空领导机关向全市人民发出的统一号令。国家规定的人防音响警报信号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三种。预告敌机可能对城市实施空袭,发放预先警报,做好防空袭的各种准备工作。当敌机即将窜入城市上空时,发放空袭警报和各种辅助信号,通知大家迅速疏散隐蔽。空情解除后,发防解除警报。消除空袭造成的后果,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二、 三种警报信号的识别方法是:
①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
②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一个周期(时间为3分钟)。
③解除警报:连续鸣3分钟。
四、 防空警报器的种类
防空警报器按能量转换方式,分为电动、电声、气动、电光等几种;按警报器的音响信号声压的大小,分为大型警报器、中型警报器、小型警报器;按警报器使用条件的不同,分为固定式和机动式两种,安装在地面某固定处供长期使用的属固定式警报器,安装在车辆或以其他方式在运动中使用的属机动式警报器。
我国目前城市防空警报器多数采用卧式电动警报器和自动升降式警报器,由无线电或有线电操纵。此外,还可因地制宜,广泛利用手摇警报器、汽笛、有线广播、电台、电视、电灯信号、电话信息、鸣钟敲锣等,作为报知空袭警报的辅助器材。防空袭工作程序防空袭斗争的工作程序,通常划分为四个阶段。即临战准备阶段、空袭预报阶段、空袭警报阶段和解除警报阶段。
防空袭临战准备阶段
接到统帅部发出战争预报后,各级组织应迅速做好临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①各单位迅速转入临战体制;
②抓紧进行备战动员,做好各项防空袭准备工作;
③紧急开展"三防"(防原子、防化学、防细菌)常识和战场救护的教育训练;
④各级人防指挥员和工作人员进行指挥位置和战斗岗位;
⑤按预定疏散方案,组织人口疏散和隐蔽准备;
⑥组织有关人员将精密仪器、贵重设备、重要档案疏散至后方基地或移入防护设施;
⑦做好抢险、抢救各项准备措施和落实物资储备;
⑧做好灯火管制和伪装措施的准备。
防空袭预报阶段
①发放预先警报;
②各种人防专业队伍到达指定集结点待命,并及时派出观察、警戒勤务;
③立即组织人员就地就近疏散隐蔽;
④检查水、电、煤气的防护设施,保障战斗、生活和坚持生产的需要;
⑤检查通信设施、确保线路畅通;
⑥检查抢险工具和消防器材,以便应急使用。
空袭警报阶段
①发放空袭警报;
②除人防值勤分队和观察警戒的人员外,其余人员都应迅速进入防空地下室或掩蔽部;
③进入防空地下室或掩蔽部之前,应熄灭炉火,关闭煤气,切断电源,关好机器;
④坚持值勤的人员要严守岗位,加强观察和警戒;
⑤立即实行治安、交通和灯火管理措施;
⑥加强重点目标和要害部位的保卫工作。
解除空袭警报阶段
①发放解除警报;
②迅速查明遭破环区域的灾情,组织有关人防专业队伍进行抢救、抢修;
③当受敌人原子、化学、生物武器袭击后,须待消除沾染,宣布无害时,人员方可走出防空地下室或掩蔽部;
④查明人员伤亡情况,及时进行急救或后送,并对死亡人员进行善后处理;
⑤抓紧修复、加固防空地下室和掩蔽工事,以防再次空袭,坚持继续战斗;
⑥调整充实人防专业队伍的人员、装备,做好持久作战准备。
空袭后的灾害和破坏区的特点 在现代化武器的袭击下,可能出现核杀伤破坏区、 化学武器破坏区、生物战剂破坏区等,给人民群众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和危害。它们各有特点:
(1)核杀伤力破坏区:在核爆炸几种杀伤力破坏因素作用下,房屋和建筑物以及机器设备大量破坏,发生大面积的倒塌堵塞,防护设施遭损坏或破坏,桥梁和水利工程受破坏,公用动力网断裂,同时放射性污染使大量居民伤亡。核杀伤破坏区的大小取决于核爆炸当量,爆炸方式,建筑物性质、地形和气象条件。
(2)化学染毒区:由于遭受毒剂的作用,大量人员中毒,按毒剂的性质不同,可能出现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皮肤糜烂、全身中毒、窒息、器官失能等症状。化学染毒区的大小取决于施放毒剂的数量、毒剂种类、气象条件和地形。
(3)细菌污染区:由于遭受生物战剂的作用,居民大量得病。细菌污染区的大小取决于细菌弹的种类、细菌的配方、施放的数量和方法、气象条件,以及发现的速度、进行预防、治疗、消毒的及时性。
由此可见,现代武器所造成的破坏区是综合性的灾难,人民防空队伍亦应是由多方面专业人员组成的一支综合性的队伍,才能完成城市消除空袭后果的任务。空袭后的抢救抢险工作遭空袭后的抢救抢险工作主要有:
①铺设临时通道,为人民防空专业队伍进入堵塞、沾染地域工作提供条件。
②排除动力、上水、下水、煤气网路的故障。
③加固或拆除有倒塌危险的建筑物,清除严重影响抢救抢险工作的障碍。
④给出入口、进风口遭堵塞的人防工事输送氧气,抢修被破坏的防护工事。
⑤寻找、抢运、后送伤员,为被倒塌建筑物堵住出路的人员开辟通道。
⑥组织群众扑灭火灾。
⑦对沾染地区消毒、洗消。
⑧处理未爆炸弹和燃烧弹。